他是以色列前总理父亲在哈尔滨长大直言:我是半个哈尔滨人

中国的文化向来是比较包容的,即便如此,中国的历史中依旧有一段饱受苦难的过程,还有很多国家和我国一样遭遇了不幸。

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除了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犹太民族同样也遇到的问题也发展到了最为严重的阶段。

所以,在很长一段里,犹太人在欧洲遭遇到了非常严重的迫害与歧视,西方国家的人处处针对他们,这也使得他们无家可归,只好被迫向其他地方迁移。

来到中国的犹太人主要居住在中国的上海和东北地区,其中,就包括奥尔默特的家族。

早在1973年,仅仅只有28岁的奥尔默特便在以色列的竞选中当上了议员,并且开始步入政坛。

后来,他的政治生涯更是顺风顺水,并且从1993年开始出任耶路撒冷市的市长。

2005年,由于以色列利库德集团内部的分歧十分严重,所以沙龙决定“另起炉灶”,并且组建了新党前进党,奥尔默特瞅准了机会加入了该党,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结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后,沙龙便因为中风昏迷不醒住了院,奥尔默特随即出任了代总理的职务。

在政治上巩固了地位后,他也正式当选为前进党的临时主席,并且接管起了沙龙的职务, 提名成为党总理候选人。

由于总理沙龙失去了履职的能力,所以奥尔默特就正式接管起了沙龙的职务,于2006年5月4日成为了总理。

当年,他们面临着无家可归的现状,那些逃到了中国的犹太人,几乎都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存活了下来,他们在中国生活的非常舒适,也得到了当地人的平等对待,他们自己都有些震惊,竟然有这样一个国家愿意如此包容他们。

对于这些漂泊在外的犹太人,上海和哈尔滨这些地方,就是他们的“诺亚方舟”。

犹太人为了日常生活,也在哈尔滨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宗教、文化、商业体系,哈尔滨便是他们的一个大家庭。

而奥尔默特的祖父便是于1917年从萨马拉来到哈尔滨的,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他们对这片土地有了很深的感情。

据说,奥尔默特的父亲曾经问过二老的意见,看看他们在今后是否需要迁葬到自己的国家, 两位老人都表示,在他们死后就安葬在中国,因为他们对中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正因为这样,奥尔默特的父亲和母亲也同样生在哈尔滨,因为环境的洗礼,夫妻二人能说一口极为流利带着东北口味的汉语。

奥尔默特的父亲还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他的中文水平非常优秀,曾在学校里教授俄文;奥尔默特母亲的家族同样是前来避难的,两人也是在哈尔滨相识相爱,最终结为夫妻。

后来,以色列建国以后,全世界的犹太人听闻消息纷纷回国,对于很多其他民族的人而言,这是极为不可思议的,因为很多人已经在其他国家有了很好的事业,他们也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利益和地位,干脆两手空空回到一个新的国家去搞建设。

奥尔默特出生在以色列,不过他的父母经常会回忆起过去的那段经历,而且平时在家中讲话的时候竟然说的是“东北话”,这也让年幼的奥尔默特对那个遥远的东方大国非常好奇,并且从小就受到了熏陶。

根据奥尔默特回忆,父亲曾经说过:“是哈尔滨人帮助他找到了工作并且挣足了回去的路费。”

严格来说,奥尔默特的父母就是在东方文化的熏陶下长大,他们已经是“东北人”了,那么,说奥尔默特是“半个东北人”,一点也不为过。

“父亲经常给我们讲述他当年在哈尔滨的一所学校中给孩子们上课的场景,后来在他88岁高龄的时候,使用的语言依旧是中文,我听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可我也知道我的父亲心中永远牵挂着中国,特别是他的第二故乡哈尔滨。”

同时,奥尔默特的父亲也对曾经那段经历非常自豪,他有的时候用中文和奥尔默特交流,虽然奥尔默特听不懂,可他依旧能感受到父亲的情绪。

后来,为了保护好犹太人历史文化遗存,哈尔滨皇山犹太公墓得到了完整修复,成为了展示犹太文化的一个见证。

除了标志性的纪念碑,公墓在设计方面还想得格外周到,专门按照“哈尔滨犹太总会堂”以一定的比例缩小成为了哈尔滨犹太历史展示馆,墓园广场的中心位置上写着奥尔默特的题词:我的根在中国。

很长一段时间里,奥尔默特都被誉为是“精明”、“务实”的人,这也是以色列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在他上台以后,人们经常会拿他去和沙龙做对比。

不少人觉得,沙龙一生传奇,给人一种“笑傲政坛”的感觉,相比来看,奥尔默特则显得有些随和,可他的执政手段同样非常硬气,无论是“夏雨攻势”还是单边撤离加沙的行动,都能感觉到奥尔默特的作风。

在世界都非常关心的“巴以问题”方面,奥尔默特明确表示要执行沙龙之前制定的行动路线,并且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实施撤离行动计划,强调必须在中东和平路线和停止暴力冲突才是首要的前提。

伊核问题上,奥尔默特更是严厉地警告过伊朗,如果他们要是不放弃发展核武器地计划,那么就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也一度让中东地局势搞得非常紧张,大家都觉得,以色列是有可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

奥尔默特对于自己祖辈的那段历史还是记忆颇深,他从小就希望找个机会去中国转转,看看父辈祖辈们曾经生活的地方。

“以前,每次有中国的犹太人研究方面的学者前往以色列的时候,奥尔默特都会抽出时间来和大家会面,这也给人一种感觉,他把哈尔滨出来的研究人员当作自己的老乡了。”

奥尔默特对于以色列的华人非常友好,每当遇到中国人,他都十分热情地和他们交谈,有一次,他见到了一位来自哈尔滨的中国人,他用非常亲切的语言说:“咱们是老乡,你们在这里的工作有什么困难,就可以来找我。”

在那个人将要离开的时候,奥尔默特还再次捎了话:“回到哈尔滨以后,请代我向家乡的父老乡亲们问好。”

这份独特的感情,让当时在现场的人十分感动,了解那段历史,大家也都知道,是中国人的那份包容和善良,打动了犹太人。

而相似的是,每当有犹太人前往中国,他们必然会去上海或者哈尔滨,有些人还会把这段旅程称为“寻根之旅”。

特别是奥尔默特执政的那几年,由于他一些列举措,直接让他成为了全球焦点人物之一,这个时候再看他浓郁的中国情结,还是有些令人感动。

在他以以色列总理的身份第一次访华的时候,他就和李述笑谈论过一件关于家族的事情。

当年,在奥尔默特已经有了地位的时候,家族内部还展开了讨论,看看是否应该将奥尔默特祖父母的遗骨运往以色列下葬,毕竟犹太人的家族观念也比较强。

可奥尔默特认为,当初祖父母葬在中国也是二老自己的想法,所以家族的成员们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事实上,奥尔默特也觉得哈尔滨给了自己的祖父母一次新生,他们选择好的归宿,也是最为理想的。

第一次访华旅程,奥尔默特非常开心,他参观了北京奥运场馆,也专门为中以现代奶业技术合作中心揭牌。

特别是在看到“鸟巢”和“水立方”以后,他也被这种新颖的设计所深深折服,那会场馆还没有完全建好,不过雏形已经出来了,他向身边的人接连问出了好几个问题,讲解员也一一作答。

参观结束以后,奥尔默特还专门在自己的留言簿上写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奥运会,希望友谊和公平竞争精神将要贯穿整个赛事。”

这次,世界上的很多知名媒体都报道了此事,这也是基于奥尔默特影响力持续扩大的原因。

《耶路撒冷邮报》写道:奥尔默特此行恰逢以中建交15周年,这一举动,将会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他将与中国领导人共同探讨国际和地区问题。

以色列《新消息报》也指出,奥尔默特此行是为了促进以色列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争取能让两国之间的贸易在2008年达到50亿美元的目标。

那次,在奥尔默特访华的日程即将结束之际,他向中方提出想要增加一个访问点:哈尔滨犹太人公墓。

那里也是整个东方地区最大的犹太公墓,安葬着600多名犹太人,奥尔默特来了以后,找到了自己祖先的墓碑,并且仔细观察了一番,他非常满意地说:“你们对犹太人的墓地保存很好,使我非常感动。”

然后,奥尔默特又在墓前用希伯来文轻声向祖先祈祷,在离开以前,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的祖父可能没有想到,在家族离开哈尔滨的几十年后,他的后代会再次出现在这里。”

中国和以色列在经历了一些曲折后,于1992年正式建交,在建交15周年的时候,奥尔默特就说:“以中关系对于以色列而言至关重要,这绝非仅仅因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同样也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他们能够在国际事务中负起责任。”

2008年开始,奥尔默特卷入了多项腐败丑闻,他只好辞去了总理以及前进党主席的职务,后来,他因为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且处罚金100万谢克尔。

再2016年2月15日,奥尔默特又因为受贿罪和妨碍司法公正罪被判处了27个月的监禁,他也成为以色列建国以来首位入狱服刑的总理。

因为,有无数回到了以色列的犹太人同样非常想念中国,他们对于中国当年提供的无私相助也表现出十分感谢。

特别是对于奥尔默特祖父那一辈人来说,中国的文化已经渗入到他们的骨髓之中,虽然他们没有传统东方人的长相,可他们依旧有浓浓的“中国心”,历史的延续,温暖的是几代人。

1奥尔默特:中国不是“另一个国家” 环球在线“哈尔滨欢迎奥尔默特再回来看看!” 新华网

3 李同成.以色列新总理奥尔默特的中国情[J].当代世界,2006(05):36.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