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温莱特:二战向日本投降让出菲律宾战后回国还被视为英雄

1945年,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世界大战落下帷幕,在太平洋上,盟军接受了日本的投降。这个受降仪式十分重要,能够参与的皆是在战场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将领。但是有一个瘦得皮包骨的老头格外令人注目。他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并非是由于他的外貌,而是他的过往。

这个老头名叫乔纳森·温莱特,曾经是美国驻菲律宾总司令,在二战期间,正是他下令让九万多美菲联军向日本投降,拱手让出了菲律宾。这一行径无疑是投敌卖国,但是在二战结束后,他却又可以前来观礼日本投降,甚至还被美国人奉为“英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投降还能投出个英雄来吗?

自19世纪末,美国便在菲律宾建立了殖民地,取得了统治权。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在东亚地区发起对外侵略战争,除中国外,东亚诸国相继沦陷。在中国战场上的受挫,让日本萌发了开启新战场,掠夺更多资源,以支撑起庞大军队的想法,国际局势再度风起云涌。

1940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一年,美国发觉到了态势不对,在东南亚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布置,温莱特也是在这一年来到了菲律宾,作为麦克阿瑟的助手,帮助他构建起了防卫力量,但是谁都没想到,日军来得如此之快。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二天,日本便向菲律宾发起了强势进攻。在日军的攻势下,号称强大无敌的美菲联军节节败退,后来的美国军神麦克阿瑟在此战中却是格外狼狈。不到数日,马尼拉就沦陷了,麦克阿瑟只能退守巴丹半岛,美国在菲律宾的败局已经注定。

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研究了当时的战局,决定放弃远东战场。但是麦克阿瑟的象征意义太过重要,如果让他继续留在这里,最终被日军所俘虏,那将会对美军的士气造成巨大打击。因此美国政府假借让其前往澳大利亚统率部队之名,将其调离了菲律宾。

如此一来,温莱特便成了美菲联军的最高统帅,也成了美国政府的弃子。温莱特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不能一走了之。这里还有九万多士兵在继续坚守,自己不能抛弃他们。而且在临走之前,麦克阿瑟告诉温莱特,他会尽快带着物资和支援回来。

正是受到麦克阿瑟的这一鼓励,温莱特倍感自信,答应麦克阿瑟,一定能将巴丹半岛守住,等待他的归来。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无论是麦克阿瑟的允诺,还是温莱特的保证,都是一句空话。

在得知麦克阿瑟的离去后,日军加大了对巴丹半岛的攻击,试图在短时间内结束这里的战争,集中精力在海上打败美军。为此,日军调来了远程大炮,对美军构筑的海岸防线发起猛烈攻击。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温莱特设计歼灭了一支摩托化部队。但是也正是这一场胜利,让美军陷入了噩梦之中。恼羞成怒的日军开始了无差别攻击,甚至重点轰炸带有明显标志的战地医院,令美军失去了可以治疗疟疾等热带疾病的药物。再加上失去了粮食和弹药的支援,在温莱特率领下的美军逐渐失去了战斗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温莱特多次向美国政府发去电报,要求进行补给,但是他等来的只是军衔晋升命令,还有口头上的慰问。很显然,美国政府已经放弃了菲律宾的九万军队,只能通过这种虚无缥缈的“荣誉”来安抚快要坚持不下去的将士们。

在这等境地下,温莱特只能一边尽量稳住底层士兵,一边到处寻找补给,争取让部队再多坚持几天。后来,为了避免全军覆没,温莱特将指挥部搬离了巴丹半岛,将7.5万美菲联军的指挥权委托给了金将军。

此后,温莱特一直通过电台与金将军保持联系,指挥他们进行防守作战。但是这并未能挽救美菲联军的颓势。随着日军的不断轰炸,联军的防线被截成了好几段,最后就连金将军所在的指挥所,都被日军所攻占。

在这种情况下,金将军自知已经回天乏力,便在没有向温莱特请示的情况下,率领七万余将士向日军投降,巴东半岛自此宣告陷落。在啃下这个硬骨头后,日军向着温莱特所在的克雷吉多尔防线发起猛烈攻击。

三个星期后,这个曾经被麦克阿瑟誉为固若金汤的小岛全线崩溃。为了避免日军实施大屠杀,温莱特决定率领剩余的联军向日军投降。在投降之前,温莱特向罗斯福发去了一封电报,上面写道,自己已经捍卫了美利坚的光荣,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无比自豪。

在温莱特投降之后,日军在菲律宾接收的战俘数量达到了九万余人。按照国际惯例,不能肆意屠杀战俘,温莱特之所以选择投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但是丧心病狂的日军并不会遵守国际惯例。

他们将7万多人从巴丹半岛转运到了吕宋岛,全程一共100多公里。别看就这么一点距离,联军却足足损失了一万五千多人。这些死去的将士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日军的肆意和枪杀。

这段路成为了联军永远的噩梦,但是噩梦还远远不到结束的时候。在到达吕宋之后,他们又再次被转运到中国奉天。但是在转运过程中,由于日军故意不进行标志,导致这些承载着俘虏的船只遭到了盟军的误炸,死伤惨重。

幸运的是,温莱特并没有死在途中。但是在奉天俘虏收容所内,温莱特也遭到了非人的待遇。这里,温莱特每天只能吃到勉强可以维持生命的食物,渐渐地,身上所有的脂肪都被消耗殆尽,饿得只剩皮包骨。而且温莱特还经常遭到毒打,导致一身伤病。

但是温莱特坚持下来了,他坚信日本绝对会战败。不出他所料,在三年之后,日本投降。美国派人从战俘营中将温莱特救了出来,并邀请其参加受降仪式。

面对美国政府的这一邀请,温莱特很是愧疚。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做法,导致了联军后来的无故伤亡。但是美国人民知道温莱特内心的煎熬,也知道在那种境地下,温莱特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因此在回到母国之后,温莱特受到了极大的尊敬,甚至还被美国人民冠以“英雄”名号。但是,温莱特的身体机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在战后不久,便去世了。

在某种意义上,这位“美奸”实际上并非是“奸”,而是真正的“善”。但是这种做法在战场上是否可取,还有待商讨,因为温莱特的决定也导致了联军最终的巨大伤亡,这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他们可以死得其所,却最终沦为了日军虐待的对象。温莱特虽然成为了英雄,但是这些士兵却永远沉沦在了那个夏天。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